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这个白底红十字的标志你一定见过:急救箱、献血车、救灾帐篷上都有它的身影。但它究竟代表什么?今天用5个问题带你读懂这个“生命符号”。

一、为什么选5月8日?
这一天是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这位瑞士商人1859年目睹意大利索尔费里诺战役的惨状后,写下《索尔费里诺回忆录》,首次提出“建立中立的伤兵救援组织”。他的构想最终促成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的诞生,连护士之母南丁格尔都深受他的影响。
二、红十字≠医院标志?
很多人误以为红十字是医疗专属符号,其实它是人道保护标志。根据《日内瓦公约》,带有这个标志的人员、车辆在战乱地区受国际法保护。而医院的“白底红十字”是致敬标志,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三、红会平时在做什么?
·灾难第一响应:汶川地震72小时内调集20万顶帐篷,河南水灾发放10万只赈济家庭箱。
·教你救命技能:心肺复苏、AED使用、防溺水培训,全国每年超百万人参与。
·热血生命线:中国每2秒就有1人需要输血,红会承担全国70%献血动员工作。
·跨国守护:也门战火中送疫苗,非洲蝗灾时发粮种,全球每天6500万红会志愿者在行动。
四、为什么还有红新月、红水晶?
为尊重不同文化,伊斯兰国家使用红新月标志,2005年新增红水晶标志。三者享有同等地位,中国红会同时使用红十字与红新月标志。
五、普通人能做什么?
·参加一次无偿献血(每400ml血液能挽救3条生命)
·学习急救知识(90%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
·捐赠旧衣时认准社区红十字回收箱
·微信搜索“红十字急救课堂”免费学防灾技能

人道精神从不是宏大叙事,它是暴雨中递来的一件雨衣,是晕倒时路人跪地急救的双手,是献血车上那句“我献300cc”。这个5月,愿你我都能成为那抹温暖世界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