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已成为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不少年轻人感慨,其实也知道该早睡早起、多运动、少想烦心事,可在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这些,难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人该如何打破这些现实困境?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具体要从何处着手?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刘金英。
近期,“脆皮青年”“脆皮大学生”等词火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身体“脆”了?
刘金英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缺乏锻炼。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中学时期,在学校,体育课开得少,认真上的少,到了家里,孩子一般家务做得也不多,甚至稍微做一点,有的家长马上就给揽过去了。到了大学,虽然课业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但是“低头族”等情况又多了起来,这些都导致年轻人缺乏运动意识。其次,身材管理方面出了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以瘦为美,但是盲目减重节食,导致身体缺乏营养,免疫力低下。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吃夜宵,这会造成机体分泌的合成激素增加,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强,易造成肥胖,也对胃造成压力。而肥胖、过瘦两种极端情况都不好。再者,晒不到太阳或不爱晒太阳也是一个很大的诱因。晒太阳有利于维生素D的生成,是最经济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并提高机体免疫力。另外,现在年轻人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容易带来情绪不稳定、暴饮暴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维生素D对情绪也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结合现在年轻人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哪些建议?
再次,睡眠也是年轻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想要好的睡眠,就一定得养成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尽量睡得早一些,这样早上也能起得早一些。如果实在做不到早睡,也尽量保证睡好子午觉。子午觉对应的两个时段分别是夜间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午间11点到下午1点。子午觉和人体的生物钟是息息相关的,睡好子午觉对健康极为重要。
帮助年轻人获得健康的身体,其他主体可以怎样发力?
社会上的青年组织和机构,一方面要对青年在这方面给予科学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为年轻人提供活动的场地和机会。在团体的影响下,相信年轻人运动起来也会更有动力和信心。
此外,要提高年轻人的重视程度,增加危机感。同时,国家也要关注到年轻人在健康方面面临的难题,及时予以解决。
结合年轻人的实际工作场景,有哪些实用的建议可以让大家“动起来”?
工作场景中,受空间、时间等限制,大家往往感觉要运动比较难。其实,进行原地跑跳也是很有用的。另外,还可以自备弹力皮筋,或拿两个矿泉水瓶装满水当作哑铃,这样原地做几组相应的动作能够有效拉伸肌肉,也挺有锻炼效果。而且,可以在办公室找到合适的墙面,借助墙面做改良版的俯卧撑,也能锻炼肌肉,强健骨骼。很多年轻人平时喜欢乘坐电梯,我建议可以先爬两层楼,然后再坐电梯。每天这样多运动一点儿,就比不活动要强得多。
其实,青年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就看自身有没有这个意识了。刘金英建议,大家给自己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进行运动并打卡,完成任务后奖励自己,这样也可以更容易地将锻炼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