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的由来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学生心理健康日,又称“我爱我”心理健康日。这一日期由“5·25”谐音“我爱我”而来,旨在倡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重视自我关怀,提升心理素养。

这一节日起源于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发起。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正式将其定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日。
“我爱我”的三重意义
“我爱我”表达了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学会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关爱自己,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它不仅适用于学生群体,也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更强调个体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良好能力。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压力增加,情绪困扰和心理障碍在人群中日益普遍。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日,可以提升大众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度,减少偏见,鼓励主动求助。
在这一天,许多学校和机构会组织心理讲座、咨询服务、主题活动等,帮助公众获取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我们可以怎么做?
在“我爱我”心理健康日这一天,不妨给自己的心灵来一次“年度体检”:
•和自己进行一场深度对话,问问自己“最近过得好吗?”
•给自己放一个假,去散步、阅读、做冥想,或者只是睡个好觉。
•学会求助:当情绪持续低落、压力难以自解时,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是一种成熟和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5·25心理健康日提醒我们,心理健康应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关爱自己,是促进我们整体健康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