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也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
在这个春季将近,夏季将至的时节
雨水逐渐增多,到处都是一片
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
谷雨特点
1.气温回升:谷雨节气时气温回升,春季进入到了后期,天气也渐渐变得温暖,气温逐渐升高,白天和晚上的温差也逐渐减小。
2.降雨频繁:谷雨节气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雨季的开始。此时天气湿润,降雨频繁,有时甚至会出现雷雨天气。因此,人们要注意防范雷电灾害。
3.植物生长迅速:谷雨时节,阳光充足,气温适宜,雨水充沛,这对于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利。此时,农民们开始对田地进行耕作,种植作物。同时,许多植物开始生长迅速,如桑树、葡萄藤、梨树等,这也是人们采摘这些水果的好时机。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得就是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使内外环境相适应,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正常。
一、跟着节气来|“调作息”
谷雨节气调整作息主要有两个要点:
1.晚睡早起
2.适当午休
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谷雨前后尤其要注意养肝,抓紧时机调理肝血。养肝要睡得香,《皇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候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干细胞的功能,养肝护肝,提高肝脏的解读能力,加快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体内积聚毒素的排出,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如何才能睡得香呢?
春季睡眠,讲究夜卧早起。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春天自然万物生机勃勃,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晚睡早起,多散步,使精神愉快,以适应春天的养生之道。如果违背了这种方法,容易伤肝。这是因为,春季万物复苏,昼长夜短,太阳升起时间比冬日早。

晚睡早起,可以顺应日出节奏,与大自然一起迎接阳光普照,吸收阳气,以助体内阳气升发。但是晚睡并不是凌晨两三点才睡,只是把平常睡觉的时间稍稍退后一些,比如平时22:00睡觉,可以调整为22:30,看似比平时睡得少了,但是随着气温上升,人体的脑部供血充足,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休息,就已经能够缓解疲劳。
如何改善春困呢?想要改善春困,中午应该有10-15分钟的午睡,哪怕闭目养神也能缓解疲劳。同时,应该多一些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的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氧量,春困就会缓解。
如果春困不是因为季节和熬夜,那可能是入睡困难的情况,那么要注意调理肝气,梳理情绪,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
二、跟着节气来|“定穿衣”
谷雨时节是由干燥向多雨转换之时,也是春寒向夏热过渡之季,早晚温差较大,外出时应注意增减衣物,既要注意保暖又要防止穿得过多出汗脱衣而着凉,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这对关节保养乃至整个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谷雨节气雨水偏多,天气潮湿,患有风湿骨病的人更要要多加注意,以免经受疼痛的煎熬,要避免久处湿地,加强保暖和防湿措施,如穿鞋,戴手套,女同志穿裙子应避免暴露膝关节。
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应预防春季过敏,户外活动注意戴口罩。

三、跟着节气来|“去锻炼”
谷雨时节有“走谷雨”的习俗,即到野外走一圈,寓意与自然融合,强身健体。因此这个时节应多至户外走动,进行运动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1. 运动方式:在运动上,可以选择动作轻柔和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瑜伽、慢跑、快走等,如果要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或负重活动,需要做好热身活动,以免受伤。

2:运动时间:虽然谷雨时节气温有所上升,但也要忌涉受风寒,尽量选择在上午9点以后或下午时间去锻炼,如果选在zc早晨或晚上训练,除做好热身外,衣物增减也很重要,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刻脱去外套,要将汗水擦干,在避风处增减衣物。

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是风湿病的高发期,此时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天气晴好的时候多晒太阳,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四、跟着节气来|“来饮食”
“民以食为天”,不同的节气选择适宜的饮食对于健康养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谷雨节气的气候特点以及内外相适应的养生观念,饮食方面建议注重以下几点:
1. 健脾和胃:谷雨处于暮春,肝木旺盛,脾土虚弱,此时宜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茯苓、薏米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祛湿:谷雨节气湿气增加,应适当吃些祛湿的食物,如红小豆、白扁豆、冬瓜等。

3.补益气血:谷雨后,即将由春入夏,此时肝克脾土的特点也会随之减弱,脾的运化也会逐渐增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平素体质较弱的人,可以吃一些补益气血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大枣、莲子、桂圆、菠菜、乌鸡等。

4.减少发物:谷雨节气,花粉、杨柳絮飘飞,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各种发物,如海鲜、牛羊肉、姜、蒜、辣椒等。
5.清补为主:谷雨饮食以清淡、清新、清补为主。比如百合银耳冰糖羹以养肺,大枣薏米红豆粥以健脾祛湿,菠菜鸭血汤以养血,香椿豆腐汤以养肝,菊花枸杞水以明目等。

6.补充维生素:天气转暖,人体脾胃功能渐复,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孩子来讲,应当是进补的时候。适当多吃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如萝卜、黄豆芽、西红柿、柠檬、草莓、油菜、茼蒿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7.不同体质者谷雨时节饮食要辨证。例如,体质偏寒的人不宜吃芹菜、生黄瓜、柿子、柿饼、西瓜、螃蟹、田螺、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体质偏热、内火旺盛的人不宜吃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葱白、白酒等温热助火之物。
五.跟着节气来|“做预防”
对于一些有基础病的人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心血管疾病:谷雨节气多风多雨,气温不稳,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规律服药,监测血压,谨防疾病的反复。
2.慢性胃肠道疾病:谷雨前后的湿气相对较重,对于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少食生冷油腻食物。
3.风湿:风湿腰腿疼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可以适当艾灸、海盐热敷。
4.过敏:对花粉、杨柳絮过敏的患者,应增加防护,减少外出,备抗过敏药。
5:神经痛:谷物节气,空气湿度逐渐加大,除了预防风湿骨痛,谷雨也是神经痛的好发时节,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预防方法是注意调理情绪,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和压抑。一旦发病也不用紧张,肋间神经痛的调理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坐骨神经痛往往跟风、寒、湿邪侵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