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二十四节气健康教育工作室

二十四节气科普系列(十八)| 冬至养生指南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21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

一、跟着节气来|“来饮食”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饺子占据了绝对霸主地位,从东北到中原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寒冷的冬日,来一份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饺子,蘸点香醋,轻轻咬破,汁水四溢,吃完再来一口原汤,浑身都舒坦了。

二、跟着节气来|“去锻炼”

冬季参加健身可以增加新陈代谢,使身体产生热量,从而起到提高御寒的能力。一般来说,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其抗寒能力比不锻炼的人要强很多。再有,冬季健身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使人的肌体发生变化,进而使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冬至运动养生还要注意讲究方式和方法,宜多做导引,或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室内或室外健身。

三、跟着节气来|“定穿衣”

冬至后,天气寒冷,需及时添衣保暖,防寒养藏以护阳。日常着装应选择绒衣、毛衣、棉服、皮衣、羽绒服等松软轻便保暖性能好的服饰。此外,冬季还应常备棉帽、棉鞋、围巾、手套等,注意保护头、颈、手、足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

不过,虽然此时天气寒冷,但着衣也不宜过暖,否则汗出过多,反而不利于阳气闭藏,人也更易生病。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言“重衣厚裤,体不劳苦,以致风寒之疾。”

特别是青壮年、身体健康者,衣着应略偏寒,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冬至后,天气寒冷,需及时添衣保暖,防寒养藏以护阳。此外,在大汗之时忌脱衣,汗后应及时更换衣服,以免风寒或寒湿之邪侵袭而致病。

四、跟着节气来|“调作息”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冬季昼短夜长,气候寒冷,我们应该顺应天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不过,早卧晚起是相对而言,一般认为较平日早睡、晚起半小时就足够了。长期卧床并不利于养生,反而还会造成人体气血瘀滞、气机逆乱。有条件的话,可以等太阳出来再起床,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醒后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揉揉胳膊和腿脚。晚起对于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难做到,但一定要早睡、别熬夜。

五、跟着节气来|“做预防”

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人们多数时间主要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的地方。注意卫生,要用流动的水洗手,能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和感染。在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也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且过后要注意洗手。

COPYRIGHT 2024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热情服务 24小时值班      地址:河北邢台泉北西大街1169号      学院办公室电话:0319-876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