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因为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

一、跟着节气来|“来饮食”
1、多吃新鲜蔬菜
清明时节,各种新鲜蔬菜大量上市,如菠菜、荠菜、香椿、春笋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例如,菠菜具有滋阴平肝、助消化的作用;荠菜能健脾利水、止血解毒。

2、适当食用水果
春季水果丰富,如草莓、樱桃、桑葚等在清明前后也开始上市。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提供丰富的有机酸,有助于促进消化。草莓富含维生素 C 和果胶,能帮助消化、预防便秘;樱桃含铁量高,有补铁养血的功效。
3、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清明节气,人体的脾胃功能逐渐旺盛,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可以多吃一些粥、面条、豆腐等食物。山药粥有健脾益胃的作用,适合清明时节食用。

4、注意饮食宜忌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湿气较重,应少吃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同时,对于一些易过敏的人群,要注意避免食用海鲜、芒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仁、赤小豆等,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二、跟着节气来|“去锻炼”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祭奠先人外,也是亲近自然,游玩和运动的好日子,古时人们利用这一时节参加踏青、蹴鞠等一系列体育活动。
1.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
3.放风筝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相传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三、跟着节气来|“定穿衣”
依据清明时节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建议运用 “上薄下厚”“分层穿搭” 的思路进行衣物选择,从而达到美观与保暖兼顾的效果。
上装方面,贴身衣物可选吸汗性佳的纯棉短袖或长袖 T 恤。早晚凉意重时,外搭薄款针织开衫、牛仔外套或轻便风衣,不仅保暖,层次感也十足。阳光强烈的中午,可将外套脱下,既不闷热,又不失时尚感。下装适宜选择稍厚的款式,牛仔裤、灯芯绒休闲裤,保暖且便于活动。女士还能选择长裙搭配打底裤,既好看又保暖。

鞋子建议选择轻便舒适的运动鞋,方便踏青、扫墓等户外活动。如遇雨天,要准备雨靴和雨衣,做好防雨措施。此外,还可以准备一条薄围巾,早晚围上,不仅能抵御凉意,还能成为穿搭亮点。
另外,老人和儿童抵抗力较弱,早晚外出时要多穿一件保暖背心或外套,根据活动和温度变化,灵活增减衣物,防止着凉感冒,尽情享受清明时节的美好。
四、跟着节气来|“调作息”
1.早睡早起,夜卧不超过子时
清明阳气升发,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有助于阳气的舒展。最好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子时之前。子时是胆经当令,此时进入熟睡状态,有利于胆经的新陈代谢,滋养胆气,为第二天的精力恢复打下基础。早晨可以在6点至7点左右起床,趁着清新的空气,进行适度锻炼,促进气血运行,迎接崭新的一天。

2.适当午睡,消除疲劳
经过上午的工作和学习,人体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午饭后,进行20至30分钟的午睡,能有效缓解疲劳,恢复精力,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后反而感到头晕、乏力。
3.避免熬夜,保护阳气
熬夜会过度消耗人体的阳气,影响身体健康。清明时节,本就需要养护阳气,因此应尽量避免熬夜。减少晚上不必要的应酬和娱乐活动,为自己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五、跟着节气来|“做预防”
清明时节,气候多变,且人们户外活动增多,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健康预防,以确保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下是一些清明健康预防的要点:
1.预防呼吸道疾病
清明期间气温波动大,早晚温差明显,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同时,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
2.预防胃肠道疾病
清明时节,各种野菜大量上市,有些人会采摘食用。但如果不注意辨别,误食有毒野菜,或者野菜清洗不彻底,都可能引发胃肠道疾病。此外,清明期间人们还可能会食用一些寒食,过量食用寒食也会对肠胃造成负担。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野菜要确保无毒且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3.预防过敏
清明时节,百花盛开,花粉飞扬,是过敏的高发季节。有过敏史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和眼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流鼻涕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